旋转千年的陀螺——云南非遗:打陀螺 |《美丽云南》(第三季)

日期:2023-10-13来源:转载点击:483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云南非遗:打陀螺

经考古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了木质陀螺。“陀螺”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明朝时期。打陀螺是一项深受云南省各民族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流传于云南省各个州(市)。尤其在滇南彝族中,打陀螺已经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UBGkAAAAAFt6tjI380.jpg

手中拿着平头陀螺的小女孩

经过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从陀螺制作的选材、制作样式、种类,到打陀螺的花样、技巧,乃至竞技规则等方面,其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体系。2021年6月,云南省申报的打陀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WFGEe_hDAAAAABGNFD0803.jpg

双江县佤族的鸡枞陀螺因形状酷似野生菌鸡枞而得名,佤族称之为“赶迪约”。如今,鸡枞陀螺成为了佤族人最喜欢的竞技体育运动之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Tq5YAAAAAOUPvSk635.jpg

鸡枞陀螺

鸡枞陀螺在制作选材、制作造型、操作技巧三方面与其它陀螺不同。首先它是选用质地坚硬且韧性极好的紫阳木为材料;其次,陀螺分为高脚陀螺、矮脚陀螺,形状似开花的鸡枞菌;最后,鸡枞陀螺除具有其他陀螺的功能外,最绝之处在于可以地上表演,又可抛向空中表演,可以一人表演,也可群体表演,表演极具难度,观赏性强。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MAbUAAAAAErai90807.jpg

表演者用手接住正在旋转的鸡枞陀螺

鸡枞陀螺的技艺分为绕线、转、抛、接,当地人将其概括为七个步骤:金线缠绕、鸡枞出世、青龙飞天、龙归大海、飞箭入桶、隔夜找娘、英雄无畏。其中,用嘴咬住活扣接住抛向空中后飞速下落的陀螺和反手从身后接是公认的抛接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OGBBAAAAAFulZ40849.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陀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沙应祥表演接陀螺

陀螺表演者用一根榄皮搓成的细绳缠紧陀螺的细部,右手小拇指套住绳索的另一端,五个手指紧握陀螺用力抛向前方,同时回掣套在小拇指上的细绳,使陀螺细部朝下在平坦的场地上飞速旋转。然后,迅速将细绳从小拇指上取下并结一活扣,把在地上旋转的陀螺套起急抛向空中,再用活扣把落下的陀螺接住。接时可在胸前接,在背后接,弯腰拱背在胯下接等,极具考验把耍之人的敏捷性。

鸡枞陀螺的比赛和表演都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大多是口头约定,这一点区别于其它陀螺。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bLkfAAAAAPid6XA458.jpg

沙应祥正在教授陀螺技巧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WFGEd0cRAAAAAKwR1X4835.jpg

景谷县的益智乡是陀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陀螺之乡”。当地将打陀螺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并设置节日——陀螺节。打陀螺的历史悠久,这在当地的“李四秃脚石碑”上可以考证,该石碑上记载了景谷陀螺的打法。

景谷陀螺由当地人选材栎木或柚木(近年有用塑料、胶木作为陀螺材质),用手工砍削或机械加工制成。通常陀螺的直径9-12厘米,高12-15厘米,分公陀螺(有凹楞陀螺)、母陀螺(平头陀螺)两种。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IzNgAAAAAJJH2N0069.jpg

机械化制作陀螺

现今,景谷县传统打陀螺规则沿用到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会的竞赛规则里。以团体赛为例,打陀螺是两队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打出比赛场区域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域旋转得时间更长则得分。比赛只计攻方得分,攻守交换进行,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DeHmAAAAAB_jC04587.jpg

一位选手抛掷出陀螺

在景谷县,多位打陀螺高手在各级运动、锦标赛上一展身手,为家乡夺得荣誉。景谷县生产的陀螺以每年约2万套超700万元的销售金额,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陀螺不仅销售到省内外,还远销周边国家,为村民们提供了致富的新途径。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E1CRAAAAAKk2ybA564.jpg

历届打陀螺选手获得的奖杯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WFGENWYHAAAAAJzzTig533.jpg

楚雄州双柏县的陀螺,分平头陀螺和帽头陀螺两种,用质地坚硬的青香子树砍削打磨而成。平头陀螺是该县的特色,通常陀螺的直径9-10厘米,高度10-12厘米,陀螺圆柱体高度5-6厘米,重量在800-900克之间。双柏县涌现出了一批打陀螺的高手,他们曾先后在全国农民运动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陀螺锦标赛上多次夺得多枚金银铜牌。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d-hEAAAAAGZkpQo397.jpg

正在旋转的平头陀螺

在比赛中,男子使用的鞭绳长度为6米,女子使用的鞭绳长度为5米,鞭杆长度不超过0.6米。比赛场地应在平整无障碍的水泥地面上进行,男子的比赛场地长20米,宽15米;女子的比赛场地长19米,宽15米;攻击线男子为6米,女子为5米。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evdoAAAAAIjE86A818.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陀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木天光

平头陀螺运动多为对抗赛,一般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两种。集体对抗赛根据人员强弱搭配对半分开,实行一攻一守,守方主要将用鞭绳缠绕陀螺一次抽旋于地为靶螺,攻方根据规定的距离外依次抛击靶螺,将靶螺击倒并撞出规定的距离外为胜。在集体赛中,攻方根据人数计输赢,击中者有半数以上者,视为胜,可以继续攻击;击中者不到半数视为输,输者为守,胜者为攻,反复进行。个人比赛则实行一攻一守,攻6次,守6次,以个人的得分决出胜负。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FwvbAAAAAHHbd18622.jpg

村民们准备抛掷陀螺

从古至今,打陀螺是云南少数民族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在双江县、景谷县、双柏县,打陀螺的场地遍布城乡,打陀螺还进入了中小学校的课程,这为培养陀螺的后备人才打下了基础。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3/M00/05/FA/rBABVWUuVvuEQ7UqAAAAAOxIiJo572.jpg

学生们在广场上打陀螺

在云南,旋转的陀螺将各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仅仅缠绕在一起,实现了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实现了文化上的互融共通,共生共长。

来源:云南地方志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