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摔跤

日期:2020-10-01 来源:楚雄州非遗数字资源点击:1896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一、 彝族式摔跤的基本概况

彝族摔跤,彝语为“格”, “格”是力量与技术的体现,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为普遍、对抗性很强、最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节日竞技传统体育项目,是寨与寨之间年轻人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一项传统活动,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云南省元谋县金沙江南岸小凉山黑彝族(诺苏)地区。

小凉山乡位于元谋县东部,其东、南、北与武定县北露、环州毗邻,其西与本县老城、元马、黄瓜园三乡镇接壤。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乡镇府驻地活佛寺村,距县城17公里。境内山脉连绵不断,雷应山纵贯南北,(“雷应”系傣语,雷为山;应为凉,故名:凉山)最高海拔2803米,最低海拔1527米。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74%,年平均气温170C—180C,年平均降雨量200—900毫米。据元谋县统计局统计,全乡总户数884户,总人口3930人,其中农业人口3869人,非农业人口61人,男1991人,女1939人,彝族占72.1%,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文化底蕴丰厚的山区乡。

彝族式摔跤是一代又一代,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在彝族(诺苏)中流行的传统性体育运动,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彝族式摔跤是为抗拒异族入侵,保卫家园,崇尚武功,摔跤成了健身习武的体育,歌颂了彝族人民热爱家园、勇猛善战、开朗豪放的武士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彝语称“诺苏史”。这是小凉山彝族最为普遍的、深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摔跤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由当地的老摔跤手口传身授、代代相传。通常摔跤在“火把节”和彝族过年时举行,更多的摔跤比赛则是在婚礼之际。结婚时,娘家和婆家都可以请本家族和本村寨中力量最大,技术最好的人参赛。最强壮的摔跤名将会代表男方家和女方家去比赛,胜者个人可获奖励的酒肉、礼物,因而胜者是本宗族本村寨的光荣。各村寨的大力土获得本家族本村寨奖励(牛羊、酒肉、银、布匹等礼物)最多的人,便被视为本村寨的英雄。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抓扯对方衣裤;不能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赢,甚至会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便再无人与之摔跤。因而在摔跤场上,违规者不多。凉山彝族的摔跤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摔跤前各自寻一根腰带拴好,然后各自抓好对方的腰带或紧抱对方的腰,一方为攻,一方为守,攻守推让后,由攻方先抱起守方,抬膝作推力,将对方摔在地上,若攻方力弱则守方会反守为攻,将攻方摔在地上。二是“我尔”,意为“胸摔”法。将对方抱起贴于胸前,然后再往后仰屈,致使对方的双脚离地悬空之时,用胸部的托力和肘的推力将对方摔向左右两侧。摔技高超者,还能将对方从前向后翻摔,使对方防之不及被摔倒而败。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一开始就把对方拦腰死死卡住,致使对方不能动弹或失去防备能力,然后后退一步,将对方拖向自己,使之跪地或被摔在自己的身下,或把对方拦腰抱起来向左虚晃一下后突然反手向右摔去,若对方没反应过来,则摔得更惨。但不论何种摔法,一般都是被摔在地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不赤背,仍着平时穿的衣服。在摔跤场上,开始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来挑选对手,双方大体相当。对手选定以后,双方将自己的包头解下来或由长老将两条布带分给对方,分别系在摔跤选手腰上,接着双方右脚上前半步站立,将自己的右手从对方左腋下伸出,抓扯对方的腰带,对抱抵肩作好准备,观众齐声叫喊“开始”。此时双方运动员寻找进攻时机而在场内来回退让,四周观众呼喊助兴。两个运动员便顺势抵前退后,轻呼“摔!摔!”两声后开始用劲,双方都力图把对方双脚提起离地,然后把对方摔倒在地取得胜利。倒地者不论臀部或侧身着地都有效,如果双方同时倒地则无效。有时虽然没有把对方摔倒,但把对方提抱起来腾空旋转三转也算取得胜利。比赛一跤分胜负而结束,一直站立,不搞跪撑。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不分级别,没有服装,摔跤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处摔跤不仅是两个人争个高低,而且往往是村寨之间山林纠纷和地盘争夺时互相不服,便以摔跤来定是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时,不是以理服人地解决问题,而是双方派出摔跤人员进行较量,在双方交界上举行摔跤比赛,以胜负定是非,胜者为是,负者为非,可见当时没有强大的摔跤大力士,有理也变为无理。这种摔跤定是非因不合理而不能持久,解放后再未开展过。

二、彝族式摔跤的历史渊源

彝族式摔跤的历史相当久远,为抗拒异族入侵,保卫家园,崇尚武功,摔跤成了彝族健身习武的体育运动,形式别具特色。彝族传说火把节的来历是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土摔跤摔死了,天神被激怒后放蝗虫来吃地上的庄稼,人们用火来烧蝗虫而得来的。可见彝族摔跤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摔跤,在古代称“角抵”,《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之”。据史料记载,该活动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后代代相传至今。彝族传说中的阿鲁举热、惹丁毫星等英雄和传奇人物都是摔跤高手。彝家有句谚语道:“请客没有酒不行,快乐离不开摔跤”。可见该活动在彝家的重要。

摔跤在婚丧、逢年过节都可进行。参赛者多为男性。不论在山野牧场,还是在田边地埂,都能看到彝人邀约摔跤比赛的身影,体现出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元谋凉山彝民在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一代又一代,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继承发展了凉山彝族的体育娱乐活动。其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种项目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灵活方便,不需复杂的器械设备和专用场地。活动内容竞技性和娱乐性密切相联。

三、彝族式摔跤所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小凉山彝族式摔跤在国家、省、州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成绩如下:

1、 彭金富:彝族,36岁,生于1973年,凉山乡那迪村委会大麦冲村人,由其父小凉山著名彝族式摔跤手彭德昌传授,通过自身努力,他终于成为黑彝族(诺苏)支系中的著名摔跤手,多次荣获省州运动会彝族式摔跤奖项。1995年,彭金富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57公斤级彝族式摔跤银牌。现任元谋县元马镇党委书记,收其子彭伟铭为徒。

2、何元贵:彝族,25岁,凉山乡那迪村委会一丘田村人,师承

小凉山著名彝族式摔跤手彭德昌,2006年8月,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男子58公斤级彝族式摔跤第二名,2005年8月,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54公斤级彝族式摔跤第三名,2006年9月,荣获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62公斤级彝族式摔跤第五名,2007年8月,荣获楚雄州运动会58公斤级彝族式摔跤第一名。

2、 何建忠:27岁,生于1982年,

凉山乡那迪村委会大麦冲村人,师承小凉山著名彝族式摔跤手彭德昌,2002年11月,荣获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52公斤级彝族式摔跤第二名,2006年4月,荣获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彝族式摔跤第

一名;

4、1996年11月,楚雄州体育活动中心举行了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比赛项目8个大项35个小项,元谋县代表队在彝族式摔跤四个级别比赛中夺取了3金1银的好成绩,荣获团体冠军;

5、1991年9月,楚雄州体育活动中心举行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元谋县代表队获彝族式摔跤团体总分第二名;

6、2006年4月,楚雄州体育活动中心举行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元谋县代表队荣获彝族式摔跤1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

四、彝族式摔跤的杰出价

1、彝族式摔跤是一代又一代,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在黑彝族(诺苏)中流传的传统性体育运动。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彝族式摔跤是为抗拒异族入侵,保卫家园而形成的,摔跤成了彝族健身习武的体育运动,歌颂了彝族人民热爱家园、勇猛善战、开朗豪放的武士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2、远古的彝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与之并存的是一些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摔跤就是其中的典范。现在的彝族已经演变为一个山地民族,但是彝族人民的摔跤却经久不衰。它已经成为生产劳动、民风民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是彝族人民宝贵的文化积淀。摔跤是彝族人民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研究彝族摔跤运动,可以了解到它所折射出来的有关彝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促进彝族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较高价值。

四、彝族式摔跤的濒危状况

彝族摔跤主要靠老摔跤手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继承发展。节庆日,老前辈在运动场上向年轻人传授有关摔跤的下绊、抱挑、缠腿、过背、穿腿、抱单腿、过胸摔、夹臂翻等技巧。近年来,由于老前辈慢慢老去,一些有造诣的老前辈相聚去世,优秀技巧随之濒临失传,已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东西文化剧烈碰撞,“新兴文化”不断产生,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使得彝族摔跤这一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受到巨大冲击、停滞不前。彝族式摔跤已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传统体育的泯灭,则是深层次精神传承的中断、美的夭折,急需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使彝族式摔跤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本类最新